
向軸瓦和軸頸之間供給軸油以減小摩擦的裝置。由油卷、木前枕和后擋板組成,安裝于軸箱體內(nèi)。油卷充滿軸油(潤滑油),并與軸頸下部相接觸。車輛運行時軸頸轉(zhuǎn)動,將軸油帶入軸瓦和軸頸之間,形成油膜,使干摩擦變?yōu)橐后w摩擦。早期的油卷多用棉毛線制成,有的則采用油刷。中國鐵路車輛近年改用泡沫塑料外包毛巾套的油卷。木前枕的作用是代替軸頸外端的油卷,并阻止油卷外移。后擋板用于防止軸油由軸頸后端溢出。
其作用與軸箱蓋相同,所以又稱軸箱后蓋。位于軸箱體后壁的夾層內(nèi),多屬木質(zhì)的。木質(zhì)防塵板密封性差,常漏軸油,近年來逐漸改用橡膠防塵板。
和滑動軸承軸箱裝置相比,滾動軸承軸箱裝置可使機車車輛運行阻力降低10%左右,可使起動阻力降低80%以上,不僅可以節(jié)約動力消耗,提高運行速度,還可提高列車牽引重量。這種裝置的各部件游動間隙較小,有利于改進機車車輛運行質(zhì)量。它在運行中故障率較小,可以減少維修工作的人力和物資消耗,因而雖然滾動軸承軸箱裝置的制造成本遠高于滑動軸承軸箱裝置,但仍得到日益廣泛的采用。
滾動軸承軸箱裝置通常由軸箱體、前后軸箱蓋、滾動軸承、密封裝置及其他零件組成。所用滾動軸承有圓柱、圓錐和球面三種,其中球面滾動軸承承受軸向載荷較好,但要求尺寸較大,不利于減輕簧下重量,且制造成本較高,檢修不便,因而近年來采用較少。
中國鐵路在客車上采用圓柱式滾動軸承軸箱裝置,在柴油機車和電力機車上主要也采用這種軸箱裝置。在客車上,軸向力靠軸承內(nèi)外圈上的擋邊承受,而在機車上軸承一般不帶擋邊,軸向力靠裝在軸端的滾珠軸承承受。在貨車上除有一部分采用圓柱式滾動軸承軸箱裝置外,新造貨車主要采用密封式圓錐滾動軸承軸箱裝置。圓錐滾動軸承兩端帶有密封裝置,外圈上面為承載鞍,裝在轉(zhuǎn)向架側(cè)架導框內(nèi),起載荷傳遞作用,軸承外面不再有軸箱體。因而這種結(jié)構(gòu)稱為"無軸箱軸承裝置"。滾動軸承都采用潤滑脂,不需要經(jīng)常開蓋加油或檢查。